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0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的国家,即为“国际性”合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有形动产,即货物。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货物必须由一国境内运往他国境内,并在其他境内完成货物交付。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适用的国际贸易公约或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原则包括意思自治原则、平等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促进交易简便快捷原则。
根据国际统一私法和大多数国家民商法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与法律规范不一致,法院或仲裁庭按照双方约定做出判决或裁决。
国际货物买卖的订立、履行和终止合同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都享有同等的法律保护,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诚实处事、讲求信用,不能随意毁约。
为了提高国际贸易的交易效率,国际货物买卖交易规制逐渐形成种种简化交易程序或过程的方法或制度,如标准合同、单据或票据的使用与流通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