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权益保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权益保障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29

 
336901

行政诉讼原告的身份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原告主要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在中国境内提起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

公民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第七十条,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公民有权依照行政诉讼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法人应具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四个条件。当法人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时,应由其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

其他组织

除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外,还有一大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组合体。例如工商个体户、农民承包经营户、起字号的合伙组织,或者尚处于筹建阶段的企业、单位等。当这些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若没有主要负责人,则可由实际上的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

在中国境内提起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我国境内进行活动,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接受中国行政机关管理。因此,在行政管理活动的某些方面,他们与我国的行政机关可能发生行政争议。根据《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享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特殊情况下的原告资格

在特殊情况下,不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也具有原告的资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起诉资格的公民死亡;二是具有起诉资格的法人和组织终止,为新的法人和组织所代替。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述两类情况中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最高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近亲属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引用法条

[1]《解释》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延伸阅读
  1. 房屋征收拆迁中的举证
  2. 行政诉讼中申请撤诉的条件
  3. 行政诉讼法院收到被告提交的证据需要交给原告吗
  4. 行政诉讼调取证据应该向哪个机关申请
  5. 涉外行政诉讼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