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29
根据北京市居住小区管理办公室的相关人士介绍,物业管理纠纷的绝大多数原因在于开发商交房之前,未能解决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接手后,由于与开发商的交涉不力,往往将这些问题转嫁给住户,从而引发纠纷。
例如,一些小区建设较早,配电设施无法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当住户找到物业管理公司要求改线时,物管公司往往认为这是开发商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不愿意进行改动。由于物管公司对此置之不理,许多住户私自改线,给配套设施带来了诸多隐患。
除了开发商与物管公司之间的扯皮和推诿责任的因素外,住户在购房后未能认真验收房屋也是问题的重要原因。
物业验收是购房的最后一步手续,包括物业接收和签订物业交付核验单两个过程。
在物业接收过程中,需要核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物业验收合格后,购房者满意后可以与开发商签订《交屋看房记录表》(或称物业交付核验单),从而结束整个房屋交易过程。在填写该表时,购房者应慎重对待。对于无法确认的事项,应不记录或写上"暂不清楚"、"无法确认"等字样。如果发现问题,应如实记录并要求开发商限期处理,不可盲目入住。
《物业管理公约》是一种将业主(或使用者)和管理者对于特定物业的权利和义务以文字形式确定,并对全体业主(或使用者)和管理者具有约束力的文件。本质上,它是业主和管理者就特定物业的管理、使用、有偿服务等问题达成的书面协议。订立公约的目的是明确有关物业管理各项规则,使业主和管理者都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验收完房屋后,住户可以与开发商或指定的物管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公约》。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验收结果,将不同的房屋问题分别交由开发商或物管公司处理,以避免在交房后互相推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