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中的民事关系是指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法律知识

涉外法律中的民事关系是指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11

 
3356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地区之间的限制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对此经济全球化带来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国家贸易的发展,但由于一些矛盾纠纷还是存在的,使得很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涉外法律中的民事关系是指什么,为大家解答。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又称为国际私法关系,是指涉及外国民事法律的关系。当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涉及外国时,就可以称之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涉外因素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国家、法人或自然人;客体涉外因素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物或财产位于外国;权利和义务涉外因素指的是产生该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 民事法律关系的社会关系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一旦民事法律关系产生,民事法律规范就会具体落实为约束当事人行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的实现和民事义务的履行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违反民事义务会产生法律后果,即承担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而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最终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2. 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主体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决定了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它们相互独立且互不隶属。由于主体地位平等,其权利和义务也是对等的,一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3. 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仅有民法规范并不能形成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还需要民事法律事实的存在才能形成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因素

1.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主体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对于自然人来说,涉外因素指的是至少一方当事人的国籍是外国的或者无国籍的,或者该自然人的住所在国外。对于法人来说,涉外因素指的是其注册登记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在国外,或者控制该法人的股东具有外国国籍。国家也可能涉及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对外发行债券。

2.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客体

如果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或标的物位于外国,或者需要在外国完成某些行为,那么该民事法律关系就具有涉外因素。例如,一个中国公民继承其父在日本遗留的财产,或者某中国建筑公司在菲律宾承建基础设施。

3.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内容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的法律事实或原因发生在外国,就具有涉外因素。例如,引起继承产生的被继承人在国外订立遗嘱,或者导致损害赔偿责任产生的侵权行为发生在国外。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涉外因素

涉外因素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主体

涉外民事纠纷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这就是涉外因素的表现。只要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可以视为涉外民事诉讼。

2.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内容

涉外民事纠纷中,诉讼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例如,合同不是在我国境内签订的,某种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的变更不是在我国进行的,某种权利的丧失也不是在我国发生的。尽管诉讼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但因涉及我国的涉外民事诉讼。

3. 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客体

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物在外国,需要在外国执行的民事诉讼也具有涉外因素。如果当事人争执的财产在国外,我国人民法院判决后,无法在外国执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需要外国法院协助执行。只要争执的财产在国外,人民法院判决后,在外国实现权利的诉讼即为涉外诉讼。

只要涉外民事纠纷具备上述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被视为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纠纷。当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因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形成涉外民事诉讼。

涉外诉讼的原则

1. 适用我国诉讼法的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时,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未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情况,适用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2. 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民事诉讼法有不同规定,应当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3. 司法豁免原则

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和国际条约的规定进行处理。

4. 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时,如果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5. 使用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和文字。当事人如需提供翻译,可以提供,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延伸阅读
  1. 就我国婚姻关系的看法
  2. 民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有何不同
  3.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探讨
  4.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司法解释看点
  5. 合同当事人标准有什么

国际私法类别热门知识

  1. 老外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老外适用我国法律吗
  2. 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及其发展趋势
  3.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美国的承认与执行
  4. 涉港澳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5. 转让技术时,怎么确定技术价格
  6. 澳大利亚限购措施有哪些
  7. 涉外法律中的民事关系是指什么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