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的种类及相关法律解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法律知识

拘留的种类及相关法律解析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0-18

 
335495

拘留的分类和含义

一、行政拘留(治安拘留)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二、司法拘留(民事拘留)

司法拘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的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如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隐匿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逃避执行等行为。司法拘留最高期限为十五日,由法院将被拘留人交公安机关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请复议,拘留期内,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

另一种情况是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这种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种惩罚方法,属于民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三、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拘留的对象应当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1. 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则依据《刑事诉讼法》审理。若后被无罪释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拘留的分类和含义总结

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可以分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

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

司法拘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的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最高期限为十五日;另一种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种惩罚方法。

刑事拘留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的对象应当是有特定情形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

延伸阅读
  1. 行政拘留提供假名字怎么处罚
  2.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区别
  3. 延长刑事拘留决定书是怎样的
  4. 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情形有什么
  5. 交通拘留十五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看守所依法释放需要发给证明书吗
  2. 三个月不报税有滞纳金吗
  3. 失信人员可以坐飞机吗
  4. 限期出境由哪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5. 暂扣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6.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共同点
  7. 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吗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