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全面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探索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全面解读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9-04

 
3353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一、当事人举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确认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时,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二、举证责任的分配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侵权诉讼、合同纠纷案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等,有特殊规定来分配举证责任。

对于侵权诉讼,根据不同的情形,由不同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因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来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证据交换的次数和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证据交换不超过两次。然而,对于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情况除外。

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

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两种情形。首先,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其次,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也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二是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提供新的证据的时限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如果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新的证据的认定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如果不是新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然而,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情况下,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再审程序中提供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质证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然而,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保密证据的质证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的质证

当事人在质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时,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是,如果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情况除外。

质证的顺序

质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首先,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其次,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最后,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证人的规定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然而,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证人作证的申请和出庭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证人的质询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证人的困难情况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指的是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等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鉴定人的出庭和质询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如果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

询问和发问的规定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的出庭和询问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证据的审核认定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单一证据的审核认定

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审核认定,包括: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多个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

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对证据的确认和反驳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证据包括: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证据的确认和反驳的规则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异议并提出反驳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反驳证据认可的,可以确认反驳证据的证明力。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当事人的承认和反悔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拒不提供证据的推定

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无证据支持的主张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裁判文书中的阐明

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不在裁判文书中表述。

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的保护和违法行为的处理

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保护。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

简易程序的适用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解释中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和第七十九条规定的限制。

司法解释的适用

本院过去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生效时间

本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劳动诉讼案件证据方面相关规定
  2. 口头合同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3. 工伤鉴定下来会不会拿不到钱
  4. 如何进行电话录音才有效
  5. 录音可以作为合法证据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孕妇受伤迫使流产,律师代理索赔20万元拆迁赔偿
  2. 卖高仿手表是否犯法
  3. 可以用他人的身份证购买火车票吗
  4. 伤残赔偿按照农村还是城市户口
  5. 医生不给办转诊怎么办
  6. 未判决之前可以申请法官回避吗
  7. 进拘留所会查艾滋病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