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职后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合法权益保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法律知识

被迫离职后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合法权益保障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0-12

 
334546

小祁维权案例:公司违法克扣工资引发劳动争议

背景

小祁是去年6月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网络开发工作的,双方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小祁试用期为3个月,月薪9000元,转正后为13000元。然而,小祁发现自己在试用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工资仍然是9000元,询问老板后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他在试用期表现不佳。然而,老板无法提供具体的工作缺陷。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小祁发现自己的工资仍然停留在试用期的水平。

辞职与劳动关系解除

察觉到老板不愿加薪的真实意图后,小祁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去年12月初,他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家新公司,并提前30天向原公司递交了辞职信。然而,原公司在20多天内没有回应,新公司催促他上班,小祁只能再次递交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原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拒绝支付试用期工资与转正后工资之间的差额,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劳动争议申诉

小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公司辩称没有克扣小祁的工资,因为公司已经批准了小祁的辞职申请。公司认为,小祁在未收到公司批复的情况下,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仲裁委裁决支持了小祁的请求。

律师观点

律师李玲认为,仲裁支持小祁的请求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小祁工作不称职,因此公司克扣小祁工资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应该予以纠正。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面前处于弱势地位,小祁找到新的就业机会自然不愿放弃,但又担心与原单位的合同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调离。小祁多次书面提出离职申请,但公司误解了相关法律规定,错误地认为只要不理睬小祁的离职申请,逼使其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就可以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15条第3项规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补偿金。根据这个条款,由于公司存在拖欠工资行为,小祁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合理的,他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结论

根据《劳动法》第31条规定,小祁在提前30天通知公司后,无论公司同意与否,双方的劳动合同将在30天后终止。小祁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直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基于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双方的劳动关系在小祁提出解除时即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和第46条的明确规定,小祁的行为是合法的。如果这起劳动争议发生在今年,根据更加明确的法律规定,小祁的请求同样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编辑推荐:
劳动者职业病维权难,难在哪?

延伸阅读
  1. 产权纠纷是侵权吗
  2. 公司搬迁员工签订的合同是两个地址,能不能要求赔偿
  3. 辞职赔偿工资包括奖金吗
  4. 未婚怀孕辞退员工怎么赔偿的
  5. 劳务派遣辞职是否需要赔偿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