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企业裁员的程序与流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解析企业裁员的程序与流程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8-08

 
334498

经济性裁员的定义和范围

经济性裁员是指在用人单位面临破产或生产经营困难时,为改善经营状况而大规模辞退员工的行为。法律允许用人单位采取经济性裁员作为克服经营困难的合法手段。然而,裁员涉及到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法律对经济性裁员进行了适度的限制。

经济性裁员的限制条件

首先,只有濒临破产、被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面临严重经营困难的用人单位,且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的企业,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此外,在上海市,实施经济性裁员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在停止招工、清退各类外聘人员、停止加班加点和降低工资四项措施后,企业仍未好转才能进行裁员。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

对于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裁减人员:

  1. 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与生产经营状况相关的资料。
  2.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
  3. 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并按照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延伸阅读
  1. 公司破产程序需经法院裁定
  2.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和流程
  3. 企业破产后的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4. 公司破产清算是否需要认缴全部到位
  5. 资不抵债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公司解雇怀孕员工的处理方法
  2. 毕业生试用期工资签什么合同
  3. 试用期直接走人扣多少工资合法
  4. 辞退经济补偿金什么时候给工资
  5.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怎么发放
  6. 休息日加班补休算加班工资吗
  7. 辞职赔偿工资包括奖金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