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特权与豁免权的区别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强制解决方法法律知识

领事特权与豁免权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4

 
33447
如果想出国旅游或者留学,人们通常会选择去领事馆处理相关事务。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领事是一国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经另一国同意派驻在该国一定地点,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内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而通常所称的外交则是指国家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那么,领事特权与豁免权的区别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领事制度与外交制度的区别

1. 领事制度的定义

领事制度是指一国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在另一国经同意派驻在特定地点,以便在特定区域内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领事职务主要包括保护、促进、了解和发护照签证等、帮助派遣国国民、公正登记和行政事务、监督和协助派遣国的船舶、航空器及其航行人员等。

2. 外交制度的定义

外交制度是指国家之间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使馆进行交往的关系。使馆的职责主要包括代表、保护、谈判、了解和报告、促进等五项主要职务。

领事制度与使馆制度的主要区别

1. 代表范围

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往来,而领馆通常只就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项与地方当局进行交涉。

2. 利益保护

使馆保护的利益一般对派遣国来说是带有全局性的,而领馆的保护则一般表现为经常性的事务。

3. 工作范围

使馆的工作和活动范围是接受国全境,而领馆则一般限于领区。

4. 设立关系

使馆设立则领馆必然设立,但设立领馆则不一定需要设立使馆。使馆可以被撤销而领馆不一定会被撤销。

领馆特权与豁免与使馆特权与豁免的区别

1. 使用国旗、国徽

根据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9条规定,领馆的交通工具只有在执行公务时才能悬挂派遣国国旗和展示国徽,而使馆则没有此限制。

2. 馆舍不可侵犯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馆舍规定了不可侵犯,但有一定的限制。而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使馆的规定则没有此限制。

3. 通讯自由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的邮袋不得开拆或扣留,除非接受国有重大理由认为邮袋内装有非公文或非公务文件时,可以请求派遣国授权代表开拆。而1961年维也纳公约对使馆则没有此例外。

4. 作证义务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可以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作证,但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证言。而对于外交人员,1961年维也纳公约规定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除非出于自愿。

领事官员与其他领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与使馆外交人员及其他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的区别

1. 人身自由或尊严受保护

对于领事官员,接受国应适当尊重其人身自由或尊严,但在严重罪行的情况下,可以逮捕或羁押候审。而对于外交人员,接受国应特示尊重,只有在行凶或破坏法律规章或犯罪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必要措施。

2. 管辖豁免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接受国法律管辖,而使馆外交人员则享有无例外的刑事豁免,并有三种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例外。

3. 作证义务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有作证的义务,但在涉及其执行职务的事项时可以拒绝证言。而外交人员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除非自愿。

4. 其他特权和豁免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免除接受国法律、规章对外侨登记和居留证的义务,以及与雇佣外国劳工相关的工作证的义务。而外交人员则没有此规定。

特权与豁免的开始和取得形式的区别

1. 开始时间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从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职之时起享有特权和豁免,已在该国境内的从就任领馆职务时开始享有。而对于外交人员,根据1961年维也纳公约,已在接受国境内的从委任通知接受国外交部门之时开始享有。

2. 取得形式

领馆和使馆享有特权和豁免的原因可以认定为"职务需要",因此领馆馆长需要由派遣国发给"委任文凭"和接受国发给"领事证书"才能取得特权和豁免。而使馆馆长需要派遣国发给"国书"以任职,才能真正取得特权和豁免。

延伸阅读
  1. 反诉可以移送管辖吗
  2. 少数民族政治豁免权是什么意思
  3. 各级人大代表都享有司法豁免权吗
  4. 亲属豁免权的中国面相
  5. 国家主席的豁免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热门知识

  1.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我国仲裁的特色
  2. 律师在办理仲裁案件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3.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普遍承认
  4. 涉外仲裁和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5. 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支持和监督
  6. 涉外仲裁裁决撤销和不予执行的程序
  7. 国际商事管辖权异议概述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