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4
领事制度是指一国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在另一国经同意派驻在特定地点,以便在特定区域内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领事职务主要包括保护、促进、了解和发护照签证等、帮助派遣国国民、公正登记和行政事务、监督和协助派遣国的船舶、航空器及其航行人员等。
外交制度是指国家之间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使馆进行交往的关系。使馆的职责主要包括代表、保护、谈判、了解和报告、促进等五项主要职务。
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往来,而领馆通常只就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项与地方当局进行交涉。
使馆保护的利益一般对派遣国来说是带有全局性的,而领馆的保护则一般表现为经常性的事务。
使馆的工作和活动范围是接受国全境,而领馆则一般限于领区。
使馆设立则领馆必然设立,但设立领馆则不一定需要设立使馆。使馆可以被撤销而领馆不一定会被撤销。
根据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9条规定,领馆的交通工具只有在执行公务时才能悬挂派遣国国旗和展示国徽,而使馆则没有此限制。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馆舍规定了不可侵犯,但有一定的限制。而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使馆的规定则没有此限制。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的邮袋不得开拆或扣留,除非接受国有重大理由认为邮袋内装有非公文或非公务文件时,可以请求派遣国授权代表开拆。而1961年维也纳公约对使馆则没有此例外。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可以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作证,但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证言。而对于外交人员,1961年维也纳公约规定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除非出于自愿。
对于领事官员,接受国应适当尊重其人身自由或尊严,但在严重罪行的情况下,可以逮捕或羁押候审。而对于外交人员,接受国应特示尊重,只有在行凶或破坏法律规章或犯罪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必要措施。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接受国法律管辖,而使馆外交人员则享有无例外的刑事豁免,并有三种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例外。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有作证的义务,但在涉及其执行职务的事项时可以拒绝证言。而外交人员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除非自愿。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免除接受国法律、规章对外侨登记和居留证的义务,以及与雇佣外国劳工相关的工作证的义务。而外交人员则没有此规定。
根据1963年维也纳公约,领馆人员从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职之时起享有特权和豁免,已在该国境内的从就任领馆职务时开始享有。而对于外交人员,根据1961年维也纳公约,已在接受国境内的从委任通知接受国外交部门之时开始享有。
领馆和使馆享有特权和豁免的原因可以认定为"职务需要",因此领馆馆长需要由派遣国发给"委任文凭"和接受国发给"领事证书"才能取得特权和豁免。而使馆馆长需要派遣国发给"国书"以任职,才能真正取得特权和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