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赔偿金应给出事的雇员还是雇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01
雇主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及区别
1. 保险标的的不同
根据《雇主保险责任条款》第三条,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是雇主承担的赔偿责任,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人身。雇主只有在履行了对雇员的赔偿义务后,保险人才对雇主进行赔偿。此外,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需要通过书面雇佣合同确认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直接雇佣关系,而人身意外伤害险不局限于这种雇佣关系,只要存在利害关系,如亲友关系或同事关系,就可以为被保险人购买该险种。
2. 保障范围的不同
① 对职业病的保障:人身意外伤害险不承保或赔偿职业病,而雇主责任险对雇员在受雇期间因职业病导致的损害进行承保和赔偿。② 对第三人侵权的保障:人身意外伤害险仅对被保险人的损害进行补偿,如果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侵权致有损害需要赔偿时,适用侵权行为法的规定,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民事责任,雇主和保险人均不承担赔偿责任。而雇主责任险则不同,当雇员在完成雇主交付的工作或任务时,侵犯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导致第三人受损时,雇主和雇员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可向保险人索赔以赔偿第三人的损失。
3. 保障期间的不同
雇主责任险仅在雇员受雇并执行任务期间提供保障。如果雇员在保险期间受伤或侵犯第三人权益的行为不是在执行雇主安排的任务或与任务有关的活动期间发生的,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也不承担对雇主的赔偿义务。而人身意外伤害险则不同,只要在保单有效期内且排除合同规定的除外责任情形,无论雇员是否在受雇期间执行任务,都能获得保险人的赔偿。
4. 投保人的范围不同
雇主责任险的投保人是雇主,雇主为了自身利益购买该险种。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为本地区高风险行业的雇员购买雇主责任险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因此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也可成为雇主责任险的投保人。雇员不能为自己购买雇主责任险,也不能成为该险种的投保人。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投保人多样化。雇主可为自己、雇员或与其有关系的第三人购买该险种,雇主即为投保人;雇员也可为自己购买,雇员自身即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有关系的第三人也可为被保险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此时第三人即为投保人。由于人身意外伤害险具有商品属性,一般排除政府或政府部门作为投保人。
5. 被保险人的不同
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被保险人是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的具体人员。如果某雇员的名字不在保险名单中,该雇员不属于被保险人。而雇主责任险的被保险人是雇主。尽管雇主在投保时向保险人提交了与雇员签订的劳动保险合同或全体雇员名单,但确定的雇员名单并不属于保险项下的被保险人。
6. 保险受益人的不同
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被保险人可指定与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为受益人。如果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且在事故中伤残,保险金一般由被保险人自己享受。如果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死亡且指定了受益人,被指定的人即为保险受益人;若未指定受益人,则保险金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人即为保险受益人。雇主责任险的受益人只能是雇主。如果雇主先于雇员死亡,雇主的法定继承人在与雇员的赔偿事宜处理完毕后成为雇主责任险赔偿金的法定继承人。如果雇主在投保时指定了受益人,被指定的人即为雇主责任险赔偿金的受益人。由于雇员不是雇主责任险的被保险人,因此雇员不能指定第三人为保险赔偿金的受益人。
7. 赔偿金处理方式的不同
事故赔偿金与保险赔偿金是两种不同的赔偿金。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赔偿金由保险人支付给受益人。被保险人或其法定继承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继续向雇主或其他肇事者提出人身伤害赔偿请求,请求事故赔偿金。如果雇主或其他肇事者履行赔偿义务,保险赔偿金不会从事故赔偿金中扣除。而雇主责任险的保险赔偿金不支付给受害的雇员或其法定继承人,而是支付给雇主或雇主指定的受益人或其法定继承人。雇员只能获得雇主的事故赔偿金,无法获得雇主责任险的保险赔偿金。如果雇主在赔偿雇员时的事故赔偿金低于雇主购买保险时的保险金额或赔偿约定,保险人只在雇主与雇员的赔偿协议范围内赔偿,不能超额赔偿。如果雇主在赔偿雇员时的事故赔偿金超过了雇主购买保险时的保险金额或赔偿约定,保险人不会赔偿超出的部分或超出赔偿约定以外的损失,保险人的承保金额即为雇主责任险的赔偿限制。
我国雇主责任险的现状及必要性
我国目前没有立法强制实施雇主责任保险,只规定某些行业必须为从业人员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建筑业、高危行业等。然而,业内人士认为与其他保险险种相比,雇主责任险具有更强的社会属性。该险种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主在遭遇员工工伤事故时所需承担的责任风险,还可以有力维护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正常、有序社会关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因此,企业应当购买雇主责任险以确保雇员在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性疾病时能够获得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