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待遇的法律规定:专业律师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职业病待遇的法律规定:专业律师解读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6-17

 
331807

职业病的分类和诊断

广义职业病和狭义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各种有害因素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这些有害因素包括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等。此外,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也会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例如,现代白领阶层长时间伏案工作而引发的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慢性病。然而,其中某些职业病的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并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这些职业病被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者称为法定(规定)职业病。中国卫生部从1972年首次公布了14种职业病,到1987年公布的规定职业病名单中列有99种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的诊断和待遇

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诊断为规定职业病的患者需要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对于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职业病也被称为需赔偿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有一定专门条件的单位进行。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职业病待遇规定

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病人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于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给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适当的岗位津贴。

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和赔偿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以及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此外,职业病病人还可以根据有关民事法律,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职业病病人的工作变动和用人单位责任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后,其待遇不变。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职业病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职业病的危害分类有哪些?- 职业病的疾病目录有哪些?
延伸阅读
  1. 房子要拆迁怎么办?
  2. 聚众斗殴判罚是否一致?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3. 强行实施解聘员工能否索要双倍赔偿金
  4. 欠条不写债权人方名字是否有效?专业律师解答
  5. 公益信托的概念、类型及运用有哪些内容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雇佣童工是否违法
  2. 女职工在哺乳期间被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补偿
  3. 产假期间有权拒绝安排工作吗
  4. 疫情期间私人企业要求上班违法吗
  5. 工资总额范围及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哪些
  6.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注意点
  7. 雇佣童工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投标书范本
  2. 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3. 装饰工程分包协议(公司对公司)范本
  4. 公司股份有关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