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处理程序和赔偿标准的专业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和赔偿标准的专业解读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09

 
328368

劳动纠纷的仲裁处理程序

一、申请

劳动纠纷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申请。

二、审查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五日内审查申请,决定受理的应在5日内将申诉状送交对方当事人,不予受理的应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三、答辩

被申请人应在收到申诉状之日起10日内作出答辩。

四、管辖

当事人对管辖有异议的应书面提出。

五、反请求

当事人在答辩期内可以提出反请求,逾期提出或与本次仲裁无关的劳动争议应另行提起仲裁。

六、审限

仲裁委员会应在受理仲裁之日起45日内审结,复杂案件可延长不超过15日。

七、劳动关系

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纠纷的,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劳动关系。

八、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应在受伤后15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职工应提供受伤时的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九、工伤认定期限

工伤认定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并核发工伤证。

十、工伤异议

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证据。

十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愈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十二、停工留薪期

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

十三、鉴定期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复杂情况可延长不超过30日。

十四、再次鉴定

收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十五、工伤职工辅助配置器具

工伤职工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辅助器具配置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

十六、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可以申请支付令,用人单位在协议期间不履行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事项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令。

十七、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纠纷的赔偿标准

一、因工死亡供养亲属范围

配偶、父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子女,未满18周岁;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职工父母已经死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孙子女、外孙子女(死亡职工父母已经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未满18周岁;兄弟姐妹(死亡职工父母已经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未满18周岁。

延伸阅读
  1. 未签名的辞职信能做证据吗
  2.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样维权
  3. 劳动仲裁输了可以打几年
  4. 发生劳动纠纷后可以直接去法院吗
  5.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主体的确定是如何的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4.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5.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