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合同纠纷处理策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务派遣合同纠纷处理策略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6

 
327847

劳动力派遣合同的法律关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时,派遣单位将被视为被告;如果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将共同被告。

劳动力派遣合同的法律关系

劳动力派遣合同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与劳动合同关系。对内而言,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本单位职工)有劳动合同关系。对外而言,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有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劳动力派遣合同的履行将三方的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结合在一起。由于这两种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性质不同,处理争议的程序、适用的法律以及时效也各不相同。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对待。

劳动争议案件与普通民商案件的区别

劳动者依据劳动关系起诉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的案件属于劳动争议案件,而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依据劳动力派遣合同起诉的案件属于普通民商案件。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应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适用劳动法规定的60天仲裁时效,按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进入诉讼阶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且审查仲裁程序和实体处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决。

劳动力派遣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

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因劳动力派遣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在实体上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依法做出裁决。

劳动争议案件中增加诉讼请求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时,如果该诉讼请求与诉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果属于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判断诉讼请求是否具有不可分性

要判断当事人增加的诉讼请求是否与诉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进而进行合并审理,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必须是相同的当事人之间在同一诉讼中增加的诉讼请求;
  2. 增加的诉讼请求与诉争的劳动争议之间必须属于同类争议;
  3. 受诉法院有管辖权。

根据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以上因素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合并审理当事人增加的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1.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2. 关于建设工程纠纷的相关规定
  3. 工伤索赔纠纷委托律师怎么收费
  4. 劳务合同纠纷的起诉方式
  5. 劳务合同书和入职协议有什么区别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人事争议处理原则
  5.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6.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7.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驾驶员劳务合同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