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期限:了解您的权益并保护您的权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期限:了解您的权益并保护您的权益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5-02

 
327110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及中断、中止规定

一、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仲裁时效的中断

根据前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仲裁时效的中止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时,仲裁时效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四、劳动关系终止后的特殊时效规定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相关法律知识

一、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不服仲裁裁决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反诉程序问题

在劳动争议双方都不服仲裁结果的情况下,如果双方都起诉,案件总得有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诉请也都应得到处理。然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案件不能进入诉讼程序。因此,在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程序时,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如果一方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提出反诉,而反诉的请求未经过仲裁裁决,那么双方的争议就是未经仲裁就进入诉讼程序,违反了前置程序的规定。其次,如果一方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提起的反诉内容经过了仲裁,那么劳动法规定的不服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就变得无意义了。综上所述,劳动争议案件中适用反诉程序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前提和条件
  3. 合同到期解除是否有权获得补偿?
  4. 集体协商代表的权利
  5.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条款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包工头已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3. 劳动纠纷律师的收费方式
  4. 公司承诺的年终奖不发怎么办
  5. 劳动调解员费用的确定
  6. 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间的权利
  7. 律师解答:公司违约应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劳动争议解决解决方案

  1.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2. 试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3.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4.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5.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0年可签订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6.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7.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绣花厂劳动合同范本
  2. 通用版劳动合同范本
  3. 汽修厂劳动合同范本
  4.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