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31
物权是大陆法系民法所采纳的概念,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物的财产权利。直接支配是指权利人无须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就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依法直接占有、使用其物,或采取其他的支配方式。
根据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所有人要在知道受让人两年内请求返还,并不能因为曾向受让人主张权利而导致该两年的时效中止、中断。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怠于履行请求权,在期间完成后,其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归于消灭的制度,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斥期间是指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一旦过期,这个权利就消灭了。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如果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然而,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1、物权是绝对权,即以一般不特定人为义务人,而要求其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权利是私法的中心概念,为多样性法律生活的最终抽象。物权是直接支配其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之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任何权利,无论是物权还是请求权,为发挥其功能或恢复不受侵害的圆满状态,都必须借助于请求权的行使。债权请求权原则上于债权成立时,当然随之存在。物权请求权则多于受到第三人侵害时,才会产生。一旦发生,物权从绝对权变成了相对权,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确定。
物权请求权的功能或趣旨可以通过债权请求权的保护方式得以实现。例如,所有权返还之诉可以使物权恢复到原有状态。
物权可以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以占有为其公示方式,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减少交易成本,加快商品流转,法律通过弥补处分权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如果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就会让物权处于不稳定状态,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和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必然相互冲突,从而造成法律价值理念的冲突。
不动产以登记作为其公示方式,权属状态比较明确。例如,当事人未约定典期的,出典人得随时返还典价回赎典物,但经过20年不回赎后,典权人即取得所有权。这间接承认了不动产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