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竣工验收法律知识

有哪些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7-27

 
32326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符理的范围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两部分,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调整、强化动态中的安全管理活动。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安全管理措施

一、安全管理的范围

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的人的安全与健康,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这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方面。

劳动保护侧重于通过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来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以确保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法律保障。

安全技术侧重于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规定、标准、条例等,以规范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危险。

工业卫生着重于管理工业生产中的高温、粉尘、振动、噪声、毒物等有害因素。通过防护、医疗、保健等措施,防止劳动者受到有害因素的危害。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安全管理应该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根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又有利于控制事故不发生。例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实行作业标准化,组织安全点检,安全合理地进行作业现场布置,推行安全操作资格确认制度,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针对生产中人、物或环境因素的状态,采取控制人的具体不安全行为或物和环境的具体不安全状态的措施,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具体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

施工现场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密集,机械和材料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因此,施工现场是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因素的包围之中,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失误和危险状态的威胁或伤害。因此,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调整和强化动态中的安全管理活动。

延伸阅读
  1. 认真贯彻中央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财税政策
  2. 扰民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
  4. 卫生监督对无证行医行为的处罚依据
  5.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热门知识

  1.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连带责任种类
  2.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3. 办理建筑工程许可证的条件
  4. 水利工程承包合同
  5. 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
  6. 发包方(甲方):
  7. 工程监理服务期限的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