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和主体应该如何界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7
产品侵权责任赔偿义务主体
1、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根据《民法能则》第122条规定,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运输者和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或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和制造者,而运输者和仓储者在运输和仓储产品过程中可能存在经营缺陷,将其列为赔偿义务主体是正确的,但相对于制造者和销售者而言,他们应为第二顺序的赔偿义务主体。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0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销售者能够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即非直接出售人,则该供货者应承担责任。
2、服务的提供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3、营业执照的持有人或借用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7条规定,使用他人营业执照进行非法经营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消费者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4、展销会的举办者或柜台的出租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消费者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或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和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追偿。
5、广告经营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如果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如果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又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和地址,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产品侵权责任赔偿范围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2条规定,产品侵权责任的赔偿项目包括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其他赔偿。
(一)人身伤害赔偿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2条规定,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如果造成死亡,还应支付丧葬费、抚恤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这与《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基本相同。在审判实践中,还应根据常规赔偿、劳动能力损失赔偿、扶养损失赔偿等规则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如果条文中没有例举的护理人员补助费、住院治疗的营养费、转院治疗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致人残废的间接受害人扶养损害赔偿等,也应当予以赔偿。关于致人死亡的抚恤费,《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规定该项赔偿项目,而《产品质量法》对此作出了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1条和第42条分别规定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这两项赔偿项目。对于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产品质量法》没有规定。抚恤金实际上就是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也可以称为慰抚金。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二)财产损害赔偿
如果缺陷产品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产品质量法》第32条第2款规定应当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如果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侵害人应当赔偿。这与《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的规定基本相同。因此,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则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