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调查的法定条件及相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终止调查的法定条件及相关规定

点击数:525 更新时间:2024-01-07

 
321459

终止调查的法定条件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办案机关在调查过程中,若发现行政案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经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以上负责人批准,可终止调查:

一、没有违法事实

办案机关经过调查,认为涉案行为并无违法事实存在,即未发现涉案主体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

办案机关发现违法行为已超过法定的追究时限,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违法行为已经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违法嫌疑人已经死亡

办案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涉案嫌疑人已经死亡,因此无法对其进行追究刑事责任。

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除上述情形外,还可能存在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况,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终止调查时,若涉案嫌疑人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办案机关应立即解除该措施。

延伸阅读
  1. 年结婚到哪里登记,需要什么证件
  2. 受益人的定义和身份
  3. 导读
  4. 婚姻登记所需材料
  5. 结婚的法律条件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派出所所长违纪的法律处罚方式
  2. 行政拘留申请书的撰写
  3. 重大行政处罚内容
  4. 行政处罚案卷的保存期限
  5. 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的行政处罚标准
  6. 行政处罚案件的延长时间规定
  7. 超市商品盗窃行为的法律性质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运营总监聘用合同范本
  2. 餐饮企业用工合同范本
  3. 区域总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4. 港口项目BT合作框架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