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1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行政处罚不会被消除。无论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一旦公安机关处理后,都会作为案件档案留存。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保存案件材料,以备上级核查和备案;二是为了给案件当事人,包括被处理人和办案人在对该案进行复核时有案可查。这样做可以确保在将来被处理人再次出现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时,可以作为其曾经的经历,并作为处理的参考依据。
因此,行政处罚记录是不会被消除的。当地公安机关会将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和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然而,这些记录并不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经过报请有权机关审批后,才能提供这些记录。另外,公安机关不会为普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询业务。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必须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规定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律对行政处罚的撤销时间没有具体的规定。经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后,如果认为行政处罚决定有错误,就会撤销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根据以下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决定将会维持。
2. 如果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3.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如果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 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 适用依据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 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4. 如果被申请人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如果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1. 主要证据不足的;
2.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职权的;
5. 滥用职权的;
6. 明显不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