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07
学区房是指在教育资源垄断的背景下,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而导致的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它是阶层固化和教育改革的主要阻碍之一。学区房的出现暴露了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尤其体现在城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上。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
学区房的划分原则是以就近入学为基础,这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然而,就近并不意味着离学校更近的小区就一定是学区房。学区房的划分是根据适龄儿童和学校招生人数的比例关系来制定的。在划定学区房名单时,会考虑近几年适龄儿童的数量以及周围小区的情况,并在一两年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相对稳定。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会相对谨慎,因为学区房的变动可能会对家庭的投资产生影响。例如,相邻的小区由于是否属于学区房,每平方米的房价可能会相差数千元。
在稳定期内,如果适龄儿童的数量超过了学校的招生人数,当地教育部门不会大幅度裁减对口小区,而是根据情况制定更公平的优先级划分规则。例如,产权证明为父母的孩子优先级高于产权证明为祖父母的孩子,跟随父母入户时间满3年的孩子优先于跟随父母入户时间只满1年的孩子。
一般来说,如果从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没有红绿灯,那么这个小区相对可靠。而如果隔着马路,尤其是隔着较大的马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
当然,具体情况因地区而异。例如,徐汇区的学区划分是按照居委会来进行的,而一个居委会可能下辖多个小区,所以隔着马路的情况比较常见。
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小学,该小学隔壁的上中路100弄不可能不划入学区,因为上中路100弄隶属于长桥五村居委会,所以长桥五村以及它下属的书香逸居小区也同时进入了上海小学的学区房列表。如果有一天,上中路100弄被划入了光华园居委会,这时买长桥五村和书香逸居小区的人就需要注意了。
1. 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以乡镇、社区、街道、路等自然分界线和行政分界线相结合来划定学区,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
2. 坚持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学区划分,促进各校生源相对均衡,教学管理科学有效,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稳步提高。
3. 坚持确保稳定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学区原则上不做调整,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