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再审期限的具体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再审期限的具体规定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09-25

 
319855

行政诉讼再审期限的规定

一、申请再审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然而,在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3)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

(4)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二、再审的审理期限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审理期限(6个月)。

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审理期限(3个月)。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的规则

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参照适用规章,以及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援引。

二、冲突规则

在行政诉讼中,冲突规则如下:

(1)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2)新法优于旧法;

(3)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4)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时,最高人民法院向中国人民大会堂常务委员会提出审查要求;

(5)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或其他上位法相抵触时,人民法院向国务院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审查建议;

(6)地方政府规章与部委规章不一致,或部委规章不一致时,最高人民法院向国务院申请解释或裁决。

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上是关于行政诉讼再审期限的相关知识。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

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延伸阅读
  1. 青岛律师收费标准
  2.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程序及要求
  3. 行政复议后的行政赔偿程序
  4. 个人如何确定开荒地的使用权
  5.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案件的法院审理程序
  2. 原告起诉及起诉材料的递交
  3.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提交新证据
  5.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6.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7.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