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5-02
【合同诉讼】项目经理在建筑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的法律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主体资格及责任承担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与法定代表人的关系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项目经理是指受到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管理者。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之间存在一种委托被委托关系,即项目经理在法定代表人授权许可的范围内代表法定代表人行使职权。根据民法基本理论,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委托下,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并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担该行为的后果。因此,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之间是一种内部关系,而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是由项目经理的行为所引起的外部关系。在一般的合同诉讼中,项目经理没有独立的主体资格,也不能单独承担责任。
二、项目经理的诉讼主体地位及责任承担
在实践中,企业法人通常与项目经理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来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司法实务中,有人根据内部承包合同中约定的“损失由项目经理负责”等条款,推定项目经理应承担诉讼中的实体责任。然而,根据内部承包的性质,内部承包并不改变发包方企业本身的法律地位,只是改变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承包人在承包期间是以企业的名义而不是个人的名义对外进行民事交往,因此承包人与第三人产生的法律关系主体是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本人。在建设施工合同中,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与发包方签订合同,进行结算的也是建筑企业。因此,无论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合同如何约定,都只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合同外的第三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项目经理与第三人产生的法律关系所产生的债务应由建筑企业承担,但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合同进行追偿。
三、项目经理在不同案件中的主体地位及权利义务
- 拖欠工程款案件:工程款是由建设工程合同产生的,因此只有合同的当事人即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可以主张追索工程款。项目经理不是建设工程合同的当事人,因此不能独立主张追索工程款。项目经理可以依据内部承包合同来主张权利,或者与施工企业一起作为共同原告向发包方追要工程款。如果施工企业怠于行使追索工程款的权利,对项目经理的债权造成损害,项目经理可以行使代位权,以发包方为被告,以施工企业为第三人来主张权利。
- 拖欠建筑材料费案件:根据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及内部承包合同的性质,项目经理不应对外承担责任,而应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责任。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要求项目经理承担责任,法院可以判决建筑施工企业对外承担责任,由项目经理对建筑施工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项目经理独立承担责任或连带责任的情况
在诉讼中,有时原告仅起诉项目经理本人,有时起诉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两个被告。根据项目经理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及实体权利义务,项目经理不应独立承担责任。然而,根据诉讼法的自认制度,当事人可以对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予以承认并愿意承担责任。在此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被告愿意承担败诉后果的意思表示,判决其承担责任。在这类案件中,法院应全面阐述、明确告知被告其权利义务及诉讼后果,以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