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裁定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拒不执行裁定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4-22

 
316190
拒不执行裁定罪的立案标准为: 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巳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依进行的; 3、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其共犯问题
  2. 据不执行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3. 枉法裁判行为的认定和立案标准
  4. 拒不执行裁定罪立案标准
  5. 未成年偷东西之后会受到处罚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选择合适的法院管辖级别
  2.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
  4. 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5.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6.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7.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