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监督制度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09-21
刑事立案监督的法律意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这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一部分,旨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法律监督制度,体现现代民主法治的最高追求。加强刑事立案的法律监督不仅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为惩治司法腐败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立案监督规定简单、粗略,监督渠道不畅通
目前《刑事诉讼法》第87条是立案监督的主要规定,但是没有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难以实际推行:一是缺乏与立案监督相配套的机构和制度;二是缺乏明确的协调原则和程序;三是缺乏明确的处理方法,当公安机关拒不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或拒不立案时,检察机关应如何处理。目前现行法律对这三个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单独的第87条难以解决问题。
问题二:缺乏对违反立案监督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表述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立案是其权力和义务。当公安机关独立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法律责任规定,导致立案权缺乏责任的支持,立案监督难以顺利进行。
改进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与立案监督相配套的机构和制度,确保监督渠道畅通。2. 明确协调原则和程序,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实施立案监督的具体步骤。3. 明确处理方法,规定在公安机关拒不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或拒不立案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采取的变通和处理措施。4. 完善立案监督的法律责任规定,明确违反立案监督规定的公安机关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加强刑事立案的法律监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惩治司法腐败开辟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