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证期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关于保证期间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8-17

 
305052

丙作为保证人在甲出具给乙的借条中亲笔书写注明“甲一个月内如不归还,由本人负责归还,保证人:丙”。甲到期未还款,现乙丙就丙的保证责任期间应当是多少发生争议。乙认为应当适用担保法解释第32第规定的二年,丙认为应当适用担保法第26条规定的六个月。

请问:乙丙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如何区分担保法第26条和担保法解释第32条的规定?

《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延伸阅读
  1. 借款合同
  2. 担保人不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3. 保证期间是怎么规定的
  4. 委托担保合同
  5. 保证责任的免除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3. 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保护规定
  4. 借用协议
  5. 工厂不缴纳土地使用税的后果和措施
  6. 《民法典》规定的保证方式有什么
  7. 民法典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是否合法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