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的免除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17
在有效保证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发生保证人免责的情形,这对债权人有效地主张债权显得特别重要。保证人免除或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有下列几种:
债务转让与保证责任
一、债务转让的保证责任
根据民法原理,债务人在获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债务。然而,债务的转让会导致主合同的主体发生变化。与债权的转移不同,债务的转移必须得到保证人的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二、变更主合同与保证责任
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除了合同主体的变更外,还包括合同内容和合同客体的变更。主合同的变更会形成新的合同关系,而保证人所保证的是原合同的债权关系。如果变更后的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期间内的诉讼和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保证期间的设定旨在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以避免保证人长期承担保证责任的不利情况。同时,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也会不断变化,如果债权人不及时主张债权,当债务人丧失履行能力后,保证人将无法实现追偿权,从而损害保证人的利益。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将被中断。
四、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
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致,根据约定或者自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不同的是,在一般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而在连带责任保证期间,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保证责任才会生效。如果债权人仅对债务人请求履行而不对保证人请求履行,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因此,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必然对保证人产生效力,而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主张权利对保证人的效力并非必然。此外,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只要求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并通过书面通知、书面承诺或书面履行协议等方式进行,而无需起诉或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