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5-01-24
股利的支付形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股票回购。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然而,在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派现一直是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而股票股利则不像我国那样普遍。这是因为我国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同。国际上一般按照股票市场价格计算转入金额,而我国则按照股票面值计算。因此,国外的上市公司只有在具备较高盈利水平、有较多未分配利润时,才可能具备高比例送股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国外公司很少采用股票股利。
股利支付方式包括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的稳定性。根据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可分为高支付率股利政策和低支付率股利政策。根据股利支付的稳定性,股利政策可分为稳定股利政策和变动股利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比例股利政策)。不同国家的股利政策存在差别,典型的股利政策有:
①美国的股利政策:美国绝大多数公司实行高支付率的稳定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率一般在50%左右。
②日本的股利政策:日本一直执行低支付率的稳定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率一般在35%以下。
③德国的股利政策:德国大多数公司实行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率则处于美国和日本之间。
美国股利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分散化的股权结构。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散,这与美国的法律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②美国公司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美国公司利润中来源于国外的比例逐步上升。
日本股利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法人交叉持股的股权结构。日本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法人交叉持股情况下,法人的投资目的主要是在生产经营上与被持股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对股利的要求不高。②经营目标上的差异。日本公司一般把追求公司长期发展放在第一位。③税收方面的影响。日本税法规定,个人资本利得在销售某种股票达到20万股以上时,才缴纳个人所得税。④日本的银行贷款利率较高,外部融资的资金成本较大。
德国股利政策形成的原因是:①以银行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德国的银行从公司的债权人逐步变成为大股东。②员工参与型的共同治理模式。德国公司中,监事会是权力核心,董事会是一个执行机构。德国公司的股利政策能平衡内部积累与股东的股利要求,综合考虑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通过国外股利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治理、资金成本、证券市场成熟程度等对我国企业的股利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问题,如不分配股利的公司逐年增多,过高地送股,股利政策没有长远性,变化频繁。这些问题可以从公司治理等方面来解释:①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常有的“一股独大”现象导致大股东过度“圈钱”,而经常不发放股利。②资金成本。当前我国公司的债权资本融资困难,转而热衷于发放股票股利来留住资金。③证券市场。我国投资者缺乏价值投资的意识,更关注股票股利的发放和填权效应。因此,我国应从公司治理、资金成本和证券市场发展等方面改善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