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会计分析应消除的几个方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机构法律知识

进行会计分析应消除的几个方面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12-13

 
12191
会计分析又称会计质量分析,有时亦称盈余质量分析,就是评估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其目的在于评价企业的会计系统将真实情况表达出来的程度。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会计质量对财务分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制度上的因素,如会计准则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的预测误差,如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以及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在进行会计分析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消除这些影响:

一、界定关键性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之一是评估公司对关键因素和风险的管理成效。与关键因素相关的交易会直接影响会计利润,因此在会计分析中,我们应该先确定与关键因素和风险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估计,并评估其合理性。例如,在租赁业务中,出租设备租赁期末的残值估计直接影响价格和租赁合同的签订,因此正确的估计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残值被高估,公司将面临未来大额冲销的风险。

二、评估管理当局在重要会计项目上的会计弹性

不同行业的关键因素不同,因此公司在关键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上的弹性也不同。有些会计政策和估计受会计准则的限制,而有些具有较大的弹性。例如,销售费用和广告费用是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投资之一,但在入账时仍需全数以费用入账;另一方面,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坏账的估计,管理当局享有很大的弹性;软件开发行业也可以自由选择在哪个阶段将开发费用资本化。不同行业的关键因素不同,管理当局在重要会计处理上的弹性也不同。

如果管理当局在关键因素的会计处理上没有弹性,会计信息对了解公司实际状况的帮助就有限。相反,如果企业有很大的弹性,会计数字就有很大的信息潜力,此时管理当局的诱因和心态就值得深入了解。

三、评估管理当局如何把握其弹性,以及在其会计政策背后的可能动机

企业管理当局如果有会计处理的弹性空间,就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公司的实际经济状况传达出来,或是隐匿起来。以下几种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1. 公司的会计政策与行业一般状况有何差异?如有差异,是否因为公司的竞争策略具有独特性?
  2. 管理当局是否处于盈余管理的高度诱因中?例如,当企业财务状况濒临违反负债合同条款的边缘时;管理者眼见难以达到业绩标准时;管理当局本身拥有相当的公司股份时;某种入账方式具有节税效果时等。
  3. 该公司曾否更改过其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更改的理由是什么?更改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4. 该公司过去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是否符合实际?例如,财务季报不需经过严格的核查审计,管理当局即可能在其中高列收入、低报费用,以美化账面,但到了年底查账,将迫使其对第四季的报表进行大幅修正,以冲销前面的“误列”项目。也有些公司的商誉摊销,早期为了提高账面盈余而低度摊提,使得后期不得不大笔摊完,这或许也提供了该公司曾进行盈余管理的线索。

四、评估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与深度

分析师利用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管理当局的态度。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评估企业整体会计质量的重要一环。在评估披露质量时,应检视以下问题:该公司是否提供适当的披露,以评估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经济结果?附注中是否充分说明主要会计政策和假设及其背后的逻辑?该公司是否充分解释当前效绩?面对即将揭示的坏消息,管理当局的态度如何?是否充分解释效绩不良的原因?公司对于促进与投资人的关系是否持积极态度?具体的促进方案是什么?

五、留意需要进一步调查或了解的问题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或财务报告中,有些问题直接指向会计质量的可疑之处,不可忽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出现非预期的会计改变,特别是效绩不良时。这可能意味着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弹性来粉饰财务报表。
  2. 发生使利润大幅增加的非预期交易。当效绩很差时,公司可能利用资产负债交易,实现利得,美化效绩,例如出售资产、以债换股等。
  3. 出现预期以外的大额资产摊销。这可能是公司管理当局反应缓慢,在进行会计估计时未将企业环境的变化考虑进来;也可能是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4. 出现大额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往往欠缺市场的客观性,会计估计容易失之主观。

以上列举的是潜在会计质量不良的若干问题,但在得出结论之前,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因为每个问题后面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些是基于正常经营的,有些才是有会计疑虑的。换句话说,这些问题只是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目的。发现这些问题相当于为分析人员提供进一步了解状况的线索。

六、会计扭曲复原

如果会计分析结果显示财务报表数字存在问题,应尽可能地恢复财务报表原本应有的数字以减少扭曲,这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下一阶段的财务分析。虽然利用外部信息重新计算所有会计数字并不容易,但仍应尽可能地利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附注中的各种信息努力复原。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如果对公司在权责发生制下编制的报表缺乏信心,可以从现金基础下的效绩角度进行参考。特别是某些有过度资本化之嫌的资产项目,现金流量表提供了判断的依据。

财务报表附注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对会计数字的复原有很大帮助。例如,如果公司更改其会计政策,会在附注中说明更改后对公司报表的影响。有些公司会在附注中说明其应计估计(如坏账准备)的明细,以及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处理的不同。由于税务报表通常比财务报表保守,因此这方面的附注可以让投资人了解在较为保守的政策下,股东盈余的可能状况。

七、保持客观

在进行会计分析时,分析人员应避免以下陷阱或容易产生的错误观念:

  1. 认为“保守的”会计与“好的”会计是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关注的是公司的会计系统对企业真实状况的表达程度。过于保守的会计制度和过于积极的会计制度都不能提供真实信息。而且,保守的会计制度常常使管理当局能够使盈余呈现较平滑的趋势,而平滑盈余会使分析人员无法及时确认不良效绩。
  2. 将“异常的”会计行为与“有问题的”会计行为混淆。有些会计处理或许与众不同,但可能是有正常的理由。例如,为了抢得市场先机,而采取十分创新的营销策略,可能就必须采取与一般情况不同的会计处理才能反映真实状况。因此,评估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得当,必须根植于公司的经营策略上,不应仅因其与众不同即判定意图不良。
  3. 谨防职业性倾向,将所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化都归于“盈余管理诱因”。有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改变确实显示了企业环境的变化,如存货不寻常的增加是为上新产品作准备;应收账款不寻常的增加是因为销售策略的改变等。分析人员在面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改变时,应谨慎考虑所有不同的解释,并充分利用各种定性信息来判断,不应先入为主,不问青红皂白即判定当局在操纵盈余。
延伸阅读
  1. 应收账款是否适合作为权利质权的客体
  2. 商账追收的具体流程
  3. 选择适格的催收相对方
  4. 怎样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及应收账款周转率
  5. 企业催款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2.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3.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重要性和作用
  4.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5.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6.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7.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