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1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对 商品和服务的有关真实情况进行全面和充分地了解。
从商业道德上讲,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交易者意思表示真实,对与交易有关的情况不得隐瞒,不得作虚假的表示,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 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交易。但在实践中,少数经营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妨碍消费者对商品和服 务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主要表现为:
①在交易过程中,对消费者的询问置之不理或不作明确答复。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当消费者向营业员询问某商品的情况时,营业员或者白眼相待,不予理睬,或者一问三不知,使消费者得不到任何真实信息。
②对商品和服务的有关情况根本不作表示和说明或者作虚假的表示和说明。近几年最为突出的是鞋类商品,“三无”(无 厂名、无厂址、无合格证)鞋充斥市场,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还有少数经营者为了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对质量、价格、性能、用途、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作欺骗性的表示和说明,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③在利用广告宣传商品和服务时,制作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使消费者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选择,如有的广告使用超乎寻常的溢美之词,夸大商品的使用性能,消费者根据广告所买的商品与广告的宣传完全是两回事。上述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由于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不同,消费者对此所要了解的侧重点也不同,而且由于消费者自身 的消费知识结构不同,各自要了解的问题也不一样,这就带来知情权的差异性。但是,概括地讲,对于商品,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等有关情况;对于服务,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