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定

点击数:356 更新时间:2023-08-23

 
293425

就业歧视的定义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和雇佣过程中,基于性别、年龄、宗教、身体健康等因素,采取任何违反平等权的行为,包括区别对待、排斥或给予特殊优惠等,侵害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

劳动法第12条

根据劳动法第12条,用人单位不得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原因对劳动者进行歧视。

劳动法第13条

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和第23条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根据第23条规定,除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残疾人保障法第34条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政府应制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根据第34条规定,在职工的招聘、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对残疾人进行歧视。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延伸阅读
  1.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
  2. 工厂搬迁远近
  3. 保姆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解答
  4. 每天工作超4时是否还算小时工
  5.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2. 计件工资劳动定额的含义和形式
  3. 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的税务处理
  4. 行为规范及工作制度
  5. 科员的职务与级别
  6.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不对,劳动者的责任如何承担?
  7. 员工招聘虚拟管理的方式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规章制度合同下载

  1. 经纪人聘用合同范本
  2.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3. 餐饮劳动用工合同范本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