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的构成和量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和量刑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8-16

 
291441

  一、定义

  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根据《刑法》与《刑法修正案(八)》,强迫交易罪是指有以下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行为:

  1、强买强卖商品的;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二、构成要件

  1、强迫交易罪客体要件

  强迫交易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应当遵循市场交易中的自愿与公平原则。但在现时生活中,交易双方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交易,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强迫交易罪客观要件

  强迫交易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强迫人的人身或财产实际强制或打击,如殴打、捆绑、抱住、围困、伤害或者砸毁其财物等;所谓威胁、是指对被害人实际精神强制,以加害其人身、毁坏其财物、揭露其隐私、破坏其名誉、加害其亲属等相要挟。其方式则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动作,甚至利用某种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无论是暴力还是威胁,都意在使其不敢反抗而被迫答应交易。他人不愿意购买或出卖商品或者提供或接受服务时,如果采取利诱、欺骗等非暴力威胁方法要求交易,则不能以强迫交易罪论处。暴力、威胁直接与交易相关,意在促使交易的实现。如果不是出于这一目的,而在交易活动之外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的,自然不能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与己或者第三人交易是强迫交易罪的本质特征。所谓违背他人意志,是指他人不想向其购买商品而强行其购买,他人不愿出卖商品强迫其出卖、他人不肯提供服务,强迫他人提供,他人不愿意接受服务则强迫其接受。所谓服务,是指各种营业性的服务,如住宿、运输、餐饮、维修、打扫卫生、送灌煤气、托运家具、提供钟点工等等,应当指出,对于强迫他人出卖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他人一般应是在从事商品的出卖或营利性服务的工作。如果他人并未从事这种营利性的工作,而强迫他人将自己所有的某种商品如祖传之物卖给自己或者强行没有从事搬送煤气的人为自己搬送煤气、未从事饮食、住宿的人提供饮食、住宿,则不能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此外,服务而是合法的营利性的服务。倘若不是合法的服务,如强行为己提供卖淫、赌博等非法服务或者为己洗脚、倒尿等侮辱性服务,则也不能构成强迫交易罪,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论处,强迫交易罪属情节犯,只有在强迫他人交易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时才能构成。情节不属严重、即使实施了强买强卖行为,也不能以强迫交易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强迫交易的;实施强迫交易非法获得数额较大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结伙实行强迫交易的;手段恶劣的;强迫外国人交易的;强迫交易内容低劣的;等。

  根据法律规定,构成强迫交易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非法牟利数额大、造成严重后果等。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暴力过程中造成被害人伤亡的,则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3、强迫交易罪主体要件

  强迫交易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强迫交易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强迫交易罪。单位犯强迫交易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强迫交易罪主观要件

  强迫交易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三、量刑标准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本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应当遵循市场交易中的自愿与公平原则。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量刑标准及司法解释: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修改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强买强卖商品的;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非法牟利数额大、造成严重后果等。

  五、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客观上,两者都可以使用暴力、威胁手段,都可以侵犯被害人的财产权、人身权,但二者有严格区别: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的暴力程度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使用故意杀人的方法,而强迫交易罪的暴力仅限于造成轻伤的范围内。

  (3)威胁的内容不同。抢劫的威胁是以杀害、伤害相威胁;强迫交易的威胁则比较广泛,除了可以杀害、伤害相威胁外,还可以揭发个人隐私、毁坏财产或抓住被害人的某些弱点为把柄相威胁。

  (4)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是当被害人的面来实行的,一般是用语言或动作来表现,强迫交易罪的威胁,可以当被害人的面,也可以通过第三者来实行,可以用口头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用书信等方式来表示。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具有当场即时发生暴力的现实可能性,而强迫交易罪的威胁可以是当场实现,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才付诸实施。

  (6)能否使用“其他手段”不同。抢劫罪除使用暴力、胁迫外,还可使用其他手段,如用酒灌醉、用药麻醉等,而强迫交易罪只能使用暴力、威胁手段。

  (7)客观表现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强迫交易罪则表现为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抢劫罪的行为人完全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强迫交易罪的行为人则在强迫对方达成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作为代价。

  (8)主观方面不同。抢劫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

  (9)主体不同。抢劫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强迫交易罪可由自然人或单位构成。

延伸阅读
  1. 强迫交易罪要拘留还是判刑
  2. 构成强买强卖合同将被依法解除吗
  3. 强迫交易罪嫌犯是否可获得取保候审?
  4. 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探析
  5. 强迫交易罪法条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换货时不小心把千足金换成了足金能换回来吗
  2. 网络强制消费怎么处理
  3. 电动车自燃消费者如何维权
  4. 购买商铺后如何有效维权
  5. 货到付款拒收是否需要赔钱
  6. 美容院无项目价格表可以投诉吗
  7. 病人是否享有知情权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