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12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对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正常生产情况下的企业月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具体的每个公司根据自身规定进行支付。
实际上,中央和大多数地方政府出台的关于改制企业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文件中强调的是以企业国有净资产支付的资金来源问题。对于以何种方式支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制。因此,从财务角度来看,以净资产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可以以股权形式、债权形式和现金形式进行支付。
现金支付形式要求企业以现金支付给员工作为解除长期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对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是可以接受的,并且是一次性解决,不会给改制后的企业留下后遗症。然而,这种方式将大量侵占企业的资金流,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容易陷入危机。
股权支付形式是将企业的净资产以经济补偿金的方式分配给每个员工,形成员工对改制后企业的股权。虽然相关文件政策允许这种方式,但在操作中存在两个明显障碍。首先,由于《公司法》对公司股东人数有限制,限制了员工持股的人数。其次,员工持股载体的组建已经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员工以何种身份、方式持股是首要问题。另外,员工集体持股方式在大多数地方已经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希望原企业经营层绝对控股改制后企业,不支持所有员工共同持股。因此,以股权形式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如果改制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差,为了缓解支付改制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压力,可以将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企业的负债,同时减少相应的企业净资产。改制后,员工持有改制后企业的债权,并根据规定和条件获得清偿。改制企业以债权形式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必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批准,以避免违反《会计法》和《税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