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是否能够获得一些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是否能够获得一些赔偿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8-29

 
72444
劳动合同的终止可以是基于法律原因而导致的,也可以是因为一些行为而终止的。有的劳动者就问了,如果劳动合同终止,自己是否能够获得一些赔偿呢?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文章,马上就来告诉你答案。

劳动合同终止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并不会产生经济补偿金。但是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文)的规定,国有企业的老职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不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然而,自2001年12月26日劳动部发文《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在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的颁布以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规定发生了一些变化。

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的生活补助费支付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

(一) 在《规定》废止后,对于在《规定》废止前被企业录用的职工,当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时,应根据职工在《规定》废止前的工作年限支付生活补助费,最多不超过12个月。如果地方有关于生活补助费支付的规定,可以按照地方规定执行;如果地方没有相关规定,则以《规定》废止时间为准。

(二) 对于国有企业中的原国有企业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后是否支付生活补助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三) 这里提到的生活补助费和经济补偿金是同一概念。

(四) 目前市场上仍然执行的是:对于原国有企业的固定工,首次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支付不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原固定工在1996年之后又重新续订了合同,那么在合同到期终止时将不会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终止时经济补偿的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一般来说,经济补偿金的具体金额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但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对于工作时间不满6个月的,按照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根据职工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前12个月的个人月平均工资计算的,但工资计算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延伸阅读
  1.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2. 案情
  3.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4.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5.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第一章:劳动规则
  6.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餐饮合同范本
  2. 西安市劳动合同范本
  3. 青岛市劳动合同范本
  4. 南昌市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