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19
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可以通过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方式进行。然而,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实施诸如“罚款”等处罚权基于三个前提: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可以实施处罚,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没有法律授予的罚款处罚权。因此,可以判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罚款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多种工资支付标准。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有两种支付标准: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其中,计时工资大多按月计量单位进行计算,而计件工资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计件工资做法完全不同。无论劳动者按照哪种方法计算劳动报酬,降低劳动者报酬的前提只有两个: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双方约定合格产量的减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如果违法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罚款”等,应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为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基于“内容合法”这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