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04
目前,我国并没有实行均田制度,均田制是我国古代某些时期的制度。此外,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通常是分离的。
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和转让三种方式来获取。
土地招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在招标出让中,土地主管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招标文件,并进行投标登记。投标人在登记时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并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法人代表人证明等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标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标书密封投入指定标箱。评标委员会由专家组成,根据评标标准对企业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开标。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人按照约定的时间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拍卖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土地主管部门根据被拍卖土地的特征编制拍卖文件,竞买人在竞买申请截止日期前提出竞买申请,并交纳不少于拍卖文件规定的保证金,同时提交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等资信证明。经过审查后,竞买人获得印有编号的竞买标志牌。拍卖会在拍卖公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参与竞买的人数不能少于三人,否则拍卖终止。最终成交价格必须高于拍卖方设定的底价,否则拍卖终止。拍卖成交后,竞得人按照《拍卖成交书》规定的时间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挂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照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因此,在我国,通常国家和集体享有土地的占有权,因为他们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对于商业用地或个人用地,他们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因此也没有土地的占有权。当事人占有土地时,只能暂时使用,最终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