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25
在没有实际出资的情况下,若一个股东的名字出现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这样的股东被称为挂名股东。
如果有证据证明登记注册的股东只是被他人借名挂在上面,没有参与公司的管理、没有享有真正的股东权利,也没有履行股东义务,那么法律不会保护他作为"股东"应享有的权利。相反,在公司资不抵债时,由于其股东身份已向社会公示,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之间的这种私下借名行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需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
由于约定挂名的形式主要体现在股权转让的法律行为中,因此与约定挂名相关的争议往往涉及到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因此,股权转让协议成立的要件应当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与合同是否经过工商登记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法律同样不会保护约定挂名股东的股东权利,而已履行受让对价义务,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并履行股东义务的受让方则应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