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10
工伤赔偿是指职工因遭遇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而获得的赔偿。上海市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以下费用:
包括医疗费、康复费等。
包括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工伤期间的交通食宿费。
根据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
用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
根据用人单位是否缴纳工伤保险,工伤赔偿的支付责任有所不同: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至十级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以下三种:
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工伤赔偿需要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两个程序后才能进行赔偿。具体的赔偿时间因地区而异。
首先,劳动者需要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如果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个人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
对于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15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待伤情稳定后,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员工确认完工伤等级后,就可以获得赔偿。赔偿款项有多种,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要。如果用人单位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用需要由单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