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5-18
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以下是各地区的工伤赔偿标准的参考数据,这些数据是根据各地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标准计算得出的。
达到最低十级及以上伤残的工伤职工可以获得三项赔偿,分别是:
如果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只能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部分地区可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只有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才能获得一次性伤残再就业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如果不解除劳动合同,则暂时无法获得这两项赔偿。
根据广东省的《工伤保险条例》,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
湖北省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赔偿标准如下:
浙江省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
四川省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对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
江苏省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本人工资的计算是根据工伤职工在本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来确定的。如果工伤职工在本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不足十二个月,将根据实际缴费月数计算平均月缴费工资。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将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计算;如果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将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
如果用人单位未为从业人员购买社保,上述赔偿将由用人单位按照上述赔偿标准全部自行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用人单位在计算工伤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时,有些按照实际收入计算,有些按照社保缴费基数的基础工资计算,两者差异非常大。因此,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工伤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实际工资来计算赔偿金额,甚至可以寻求法律途径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额外赔偿,但需要投入法律资源、时间、精力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