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关联性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5
导读: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区别在于:医疗事故是因医务人员诊疗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对诊疗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联系在于二者均发生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之间的关系
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导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治疗时机,进而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并导致生命财产额外损失的情况。
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涉及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方面。在中国,处理医疗纠纷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
医疗事故是由医务人员的诊疗过失直接导致病员死亡、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而引起的功能障碍。而医疗纠纷则是指医患双方在诊疗结果及其原因上存在分歧,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进行经济赔偿。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发生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
医疗纠纷的新特点
数量逐年增多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数量不断增加,患者提出医疗投诉、要求医疗技术鉴定和伤残鉴定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新闻媒体对此的报道也日益增加。
院方败诉的增多
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采用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导致医院在举证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处理困难增大
许多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复杂,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且社会普遍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应受到特殊保护,因此处理这些问题变得非常困难。
社会影响增大
特别是一些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由于患者要求高额赔偿未能得到满足,反复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及相关媒体投诉。加之一些媒体缺乏医学知识,对事实真相不明,盲目炒作,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医疗事故的级别
根据对患者人身损害程度的评估,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和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