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9

 
271838
导读:1、公开原则,即有关鉴定活动、材料应该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2、公证原则。鉴定委员会须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双方都享有获知对方理由的权利、提出证据的权利、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3、及时原则。对于处理医患纠纷尤为必要。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和期限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民法院和卫生行政机关的最直接证据。为了提高鉴定结论的可信度,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

1. 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的活动和材料应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除非涉及个人隐私,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当事人双方和代理人有权出席,社会公众可以旁听,媒体可以报道。双方当事人有权知晓案件全部证据和相关资料。公开的鉴定程序接受大众监督,是对医疗鉴定最有效的制约机制。

2. 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双方都享有获知对方理由、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鉴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参与与已有利害关系的医疗纠纷的鉴定。鉴定委员会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以确保公正程序。鉴定委员会在鉴定过程中要审查双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并允许双方要求提供病历资料等证据。双方都有权查阅和获得复印件。

3. 及时原则

及时原则对于处理医患纠纷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关病情的证据难以长期保存,容易丧失。及时鉴定有利于全面、客观、真实地收集证据。另一方面,医患纠纷长时间未决不利于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及时原则要求鉴定程序规定合理的期限,并给予双方及时、合理的通知。

二、医疗事故鉴定期限

当事人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后的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后的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换言之,如果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应在正式受理后的60日内提供鉴定书。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和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如果当事人申请的鉴定不符合受理条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延伸阅读
  1.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2.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3. 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基本原则有哪些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有哪些
  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遵循的原则内容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