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10-31
对于医疗过失行为的投诉,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如需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应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详细陈述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相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过失的损害赔偿标准并非固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医疗事故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不同,将影响赔偿标准的确定。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也是确定赔偿标准的重要因素。
医疗过失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以及宣读勘验笔录。
法庭辩论阶段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以及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法庭辩论终结后,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前仍有可能调解,可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应及时作出判决。
实际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主要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对于是否存在医疗过失,不仅仅依赖于患者的口头陈述。患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后,如有必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委托专业的鉴定组织进行鉴定,只有确认存在医疗过失行为,才能追究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