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30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婚后购买的房子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房产证上只写其中一方的名字,也应该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情况如下:
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房产证上只写其中一人的名字,应该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房子是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在离婚时,如果一方想要拥有房屋的使用权,可以由评估单位对另一方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分配。如果双方都想要拥有房屋所有权,可以进行竞价。如果双方都不想要房子,人民法院可以进行拍卖,然后进行分配。
为了将婚后购房算作个人财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父母可以到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证明婚后出资是对子女个人的赠与。赠与人和被赠与人需要到场,而配偶不需要到场。此外,父母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写下赠与证言,并在公证员核对赠与人的出资证明后,证明此次赠与行为合法有效。这样的公证书可以作为离婚时父母财产的证据。
父母可以与子女及其配偶签订附条件赠与合同,约定只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合同才成立,否则可以撤销。这样,一旦夫妻离婚,父母可以收回财产,避免损失。
父母可以书面证明出资只赠与子女,并由子女及其配偶或其他证人签字,也可以留下录音证据。为了保证证据的法律效力,可以请律师见证。
总的来说,婚后购买的房屋通常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房屋进行分割。前提是房屋的财产来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用夫妻关系期间所获得的奖金、工资等相关收入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