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6-20
合伙合同纠纷的案件在立案时不会直接判定被告为老赖。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原告的诉求来做出的。然而,如果在合同纠纷的法院判决书下达后,被告仍未履行判决书的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被告在15日内仍未履行义务,胜诉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将被告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合伙纠纷案件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合伙经营有盈利的情况,即在扣除原材料款、外加工款或人工工资等费用后,仍有盈余。原告要求按照各方出资比例分配利润。该类型案件共计5件。
在合伙期间,一方未按照出资比例实际支出,而另一方主要领取或控制合伙经营收入,并不愿意配合对账清算的情况下,垫付较多一方提出要求。该类型案件共计6件。
当合伙事项未按约定进行,或双方约定了投资款返还条件时,原告提出返还请求。该类型案件共计6件。
该类型案件共计4件。当合伙人退伙时,双方经过协商并订立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了另一方应支付的款项金额。如果另一方违约拒不履行,原告则提出该请求。
由于合伙经营发生亏损,一方支出相对较多,要求另一方按照出资比例结算后补偿相应的差额。该类型案件共计2件。
当合伙目的无法实现,或合伙主体资格及合伙内容存在法律禁止性规定时,受损较大的一方提出该请求。该类型案件共计2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对民事诉讼一审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申请上诉。然而,对于二审判决的企业果必须执行。如果拒绝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有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