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先仲裁再诉讼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先仲裁再诉讼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11

 
267972
导读: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因为劳动关系引起的纠纷,劳动争议就是劳动关系中的当事人之间因为权利义务引起的纷争。对不同的劳动争议,处理的方法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劳动争议都是先仲裁再诉讼。

劳动合同先仲裁再诉讼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纠纷应先进行劳动仲裁,然后才能提起民事诉讼。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先仲裁再诉讼的情形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情形应先向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决定,之后才能提起诉讼: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仲裁制度是指民(商)事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第三方进行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仲裁是一种特殊调解,需要双方自愿,不同于强制调解。仲裁是自愿型公断,是一种私人裁判行为,与和解、调解、诉讼并列为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尽管仲裁是民间活动,但依法受国家监督。国家通过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进行干预。因此,仲裁活动具有司法性,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争议解决的多种渠道

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渠道维权:

延伸阅读
  1.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
  2. 公司对员工调岗调薪的法律程序
  3.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解除合同流程
  4. 劳动合同变更不同意的申请赔偿程序
  5.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
  4.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5.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6.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