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法律知识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09-23

 
25035
股东资格对于股东来说是很重要的,确定股东资格,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公司和债权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股东的法律地位

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注意:国有独资公司应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实质性证据与形式化证据的冲突

当实质性证据与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形式化证据来认定股东的资格。实质性证据不具有形式化证据的特征和证明功能,只是证明某个主体有出资行为,而实际出资并不当然取得股东资格,故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证据。

如实际出资者与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不一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应坚持以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记载为准确认股东资格。

对内关系中的股东资格争议

在对内关系,即股东资格的争议发生于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或股份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也就是不存在第三人时,工商登记只具有对外公示的功能和证权的效力,应当以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记载为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

如果公司章程记载与股东名册记载的内容发生冲突,原则上应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的原则处理,因为公司章程为社团的自治性宪章,而股东名册只是经公司章程确认的股东资格的一种记载,是由公司章程派生而来的。

对外关系中的股东资格争议

在对外关系上,工商登记是对抗第三人最主要的证据。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须共同签署公司章程并经工商登记,在设立登记中记载有股东名称或姓名的人可以对抗公司、其他股东和第三人而主张其具有股东资格。

同样,善意第三人完全可以仅以工商登记来认定出资人或受让人的股东资格,而不考虑其他形式条件或实质条件。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从而保护交易的安全。

所以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需要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材料。

股东享有的权利

具有股东资格,意味着股东享有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项权利。

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入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1. 隐名股东认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 隐名股东要如何进行认定
  3.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中隐名股东也可认定为犯罪主体
  4. 股权转让中隐名股东如何认定
  5.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股东热门知识

  1.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2. 债权债务转让股东的法律责任
  3.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4. 认缴制下抽逃出资罪
  5.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解决上市公司高管违规问题的契机
  6.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
  7.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