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17
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中,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善意取得制度。然而,在隐名股东出资的情况下,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他们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实际上,隐名股东出于各种原因,如身份不便或不愿透露财产等,通过与显名股东签订代持股协议的方式成为隐名股东。然而,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合同关系,合同关系只对合同双方有约束力,对第三方没有拘束力。如果显名股东未经隐名股东转让出资,而第三人被认定为善意第三人,隐名股东除了追究显名股东的违约责任外,别无他法。尽管我们都知道,在某些情况下,股东身份所带来的利益并非仅为财产性收益。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的规定:“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如果公司未按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成立,公司将失去法人资格,实际出资人也无法被认定为股东。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就类似于合伙关系,企业开办者(包括实际出资人和挂名出资人)将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的隐藏身份的愿望并未实现,反而承担了最大的风险,这一点值得隐名股东特别注意。
尽管《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原则上肯定了股东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但这只是为了不轻易否定合同效力的原则下的肯定。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隐名股东主张的权益仅针对基于合同关系的显名股东,而不是针对公司。如果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发生纠纷,这类纠纷占据了隐名股东纠纷的大多数。隐名股东想要公司承认其股东地位,必须经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这几乎等同于新股东入股公司。因此,隐名股东想要“显名”将面临重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