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01-12

 
240369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关于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

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当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如果企业进行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然需要裁减人员,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4.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来进行经济性裁员。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当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允许进行经济性裁员。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如果企业进行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然需要裁减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4.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公司不能裁员的情形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如果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公司不能进行裁员。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如果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公司不能进行裁员。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如果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公司不能进行裁员。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公司不能进行裁员。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如果员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并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公司不能进行裁员。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司还可能存在其他情形下不能进行裁员。

需要注意的是,当劳动者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会自动终止,此时用人单位可以无偿地辞退职工。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2. 员工辞退仲裁所需材料
  3. 一、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最多多少年
  4.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
  5. 劳动法遣散员工赔偿标准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2. 公司解雇怀孕员工的处理方法
  3. 什么条件符合拖欠工资
  4. 辞退经济补偿金工资怎么发的
  5. 休息日加班补休怎么算工资
  6. 休息日加班补休有工资吗怎么算的
  7. 离职后单位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解除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之连续两次订立固定合同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