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5-05
1. 立案来源: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立案。
2. 管辖权确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地域,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应按照管辖范围来确定是否有管辖权。
3. 紧急措施:如果没有管辖权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将案件移送给主管机关。
自诉案件指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当自诉案件涉及犯罪事实时,人民法院应予以立案。
当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予以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和第11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时,应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都应当接受,并根据情况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
1. 犯罪事实:已受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已经触犯了刑法,并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臆测。
2. 证据确凿:必须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而非毫无根据。
公安机关只能对法律规定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进行立案。应当管辖的案件必须予以立案,不得失职;不应当管辖的案件则不能越权进行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