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自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5-05
刑法中规定的战时自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情形。关于战时自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战时自伤罪既遂处罚标准的规定
1、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战时自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下:一般犯罪情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客观表现是在战时自伤身体,以逃避军事义务。
2、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从而构成犯罪,就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战时自伤身体以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涉嫌战时拒绝征召罪是否有权委托辩护人
1、被告人的权利
涉嫌战时拒绝征召罪的嫌疑人也享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2、辩护人的委托范围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除了可以自行行使辩护权利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作为辩护人的人员可以是律师、由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3、不得担任辩护人的情况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也不得担任辩护人,但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则除外。
4、委托辩护人的时机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5、告知权利的义务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一旦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6、犯罪主体和作战时期的限定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犯罪主体是预备役人员,并且此罪只能在作战时期发生。预备役人员在国家作战时期有义务确保被征召入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