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2-16
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在保险标的、赔偿方式和权利转移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
财产保险的标的价值是可以确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赔偿额度也是可以确定的。因此,财产保险适用补偿原则,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遭受的损失。保险人在进行赔偿后,取得了对保险标的的权利,因为财产权利是可以转移的。
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无法确定其价值。人身保险适用定额保险原则,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金额,但该金额并不代表被保险人的价值,只是双方约定的一个金额。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赔偿。人的生命或身体与财产不同,不可能发生权利转移,保险人在给付保险金后,并不能取得任何权利。
因此,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疾病等保险事故,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即人身保险的保险人不享有代位求偿权。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有以下原因:
虽然人身无价,但因意外和健康保险而产生的损失是可以计算的。保险制度的核心魅力在于最大程度地弥补客户因保险事故而遭受的损失,而不是让客户因保险事故而获利。违背保险的规律和曲解保险功能会产生道德风险。
我国法律已经允许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意外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实践中,财产保险公司经常将意外和健康保险与其他财产保险业务结合销售,并赋予意外和健康保险保险代位求偿权。这有利于业务经营的便利性和客户正确理解。
当前制约我国意外和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并不是客户能否同时从侵权人和保险公司获得赔偿的问题,而是百姓购买意外和健康保险的普及面、保险公司理赔便利性、产品价格、产品等待期、免赔条款和除外责任等问题。如果实行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意外和健康保险产品的价格将更低,保险公司理赔速度会更快,保险产品更符合客户要求(等待期更短、除外责任更严格、赔付比例更高),客户购买保险的意愿将更强。
实行保险代位求偿权能更好地制止侵权行为。由于个人精力、能力等原因,特别是侵权人处于相对强势地位时,客户往往无法有效向侵权人索赔。一旦客户从保险公司获得充分赔偿后,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动力就会减弱。相反,保险公司拥有充足的能力(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拥有代位追偿权,就能有效向侵权人提出赔偿要求。这样,可以客观上提高侵权人的侵权成本,有效制止侵权行为,有助于扶善惩恶,促进社会风气的纯正。